Jing shen fen xi yin lun /
精神分析引論 / 西格蒙德‧佛洛伊德 (Sigmund Freud) 著 ; 彭舜譯.
Material type:
Item type | Current location | Collection | Call number | Status | Date due | Barcode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Book | Gratia Christian College Library New Arrivals Shelve | Print book | BF173 .F7612 2018 (Browse shelf) | Available | 7005843R |
Browsing Gratia Christian College Library shelves, Shelving location: New Arrivals Shelve, Collection: Print book Close shelf browser
BF145 .C35 2018 哇賽!心理學 : 48個超實用建議, 讓你從此告別卡卡人生 / | BF145 .C464 2017 圖解心理學 / | BF145 .F87 2021 50則非知不可的心理學概念 / | BF173 .F7612 2018 精神分析引論 / | BF335 .C52512 2019 原子習慣 : 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/ | BF371 .D67127 2018 遺忘的慰藉 : 遺忘真的只是一種病, 一種失去和空無嗎? / | BF636.A1 .M25 2019 圖解心理學 / |
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(pages 1-12) and index (pages 13-19).
在精神分析理論的發展史上,佛洛伊德於1915年以前探討過夢、失誤動作、歇斯底里症、強迫症及自戀,完成後設心理學的理論建構,並與阿德勒、榮格分道揚鑣。至此,精神分析理論的發展似乎來到一個分水嶺,並暫時停滯下來。但事實上,許多新概念已在逐漸醞釀。本書為佛洛伊德於1915-1917年間,在維也納大學冬季學期開設的精神分析課程之演講內容集結。書中不僅可以看到佛洛伊德本人對其先前理論所做的整理,也可發現許多後續發展的線索,如「強迫性重複」、自我的分析,以及「潛意識」一詞的多重意義所導致的困難等,皆已有所討論。嚴格來說,在佛洛伊德那個時代,潛意識與性本能並不是新發明。但佛洛伊德援引這些詞彙,藉由嚴謹的研究方法賦予新的科學意義,從而建構他的個體心理學與文化理論,其初始探索的對象便是本書的三個主題:失誤動作、夢與精神官能症。這三者是潛意識心理過程最初被發現的表徵。本書從「失誤動作」與「夢」開始,先指出當時心理學理論的缺口,讓聽眾了解潛意識心理過程存在的必要,而後再進入艱難的「精神官能症」領域,建構潛意識理論。佛洛伊德在本書中以完整的架構陳述自己的理論,並對諸如象徵作用、夢的形成、性倒錯,以及精神分析治療過程的分析等主題,做出詳盡且易於理解的整理或摘要。本書曾被譯成多種語言,是佛洛伊德著作中除《日常生活精神病理學》之外,流傳最廣的一本。此中譯本譯自英譯標準版的第十五及第十六卷。-- from back cover